张恨水的 “啼笑因缘”(邱冬)
“我真正感到有味的,还是两部家藏的残本小说,一部是大字的《三国演义》,一部是《希夷梦》(又名《海国春秋》),那些趣味性文字引发了我的梦想。” 以前,张心远想写书,写花前月下,男欢女爱,写惊世大作,他将 “愁花恨水” 作为自己的笔名,做着当作家的梦。现在,随着父
“我真正感到有味的,还是两部家藏的残本小说,一部是大字的《三国演义》,一部是《希夷梦》(又名《海国春秋》),那些趣味性文字引发了我的梦想。” 以前,张心远想写书,写花前月下,男欢女爱,写惊世大作,他将 “愁花恨水” 作为自己的笔名,做着当作家的梦。现在,随着父
艺术成就:开创现代白话小说范式,融合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,以冷峻笔触解剖国民性。
张恨水自幼酷爱文学,17岁就以“恨水”的笔名投稿,早期作品多为鸳鸯蝴蝶派言情之作。1924年,张恨水凭借章回小说《春明外史》一举成名。此后,长篇小说《金粉世家》《啼笑因缘》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。
张恨水的《啼笑因缘》于1930年3月到11月在上海《新闻报》连载,1931年12月由上海三友书社出版单行本。从30年代起,《啼笑因缘》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电影及电视剧。如果说1906年的《玉梨魂》是鸳鸯蝴蝶派早期代表作,张恨水的长篇小说《啼笑因缘》则可以称之为民
张恨水自幼酷爱文学,17岁就以“恨水”的笔名投稿,早期作品多为鸳鸯蝴蝶派言情之作。1924年,张恨水凭借章回小说《春明外史》一举成名。此后,长篇小说《金粉世家》《啼笑因缘》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。